民办学校董事长与校长,请先别忙着去改变对方!
思考
董事长与校长的“梦与痛”
褚清源 王红顺
所有的创业者都是敢于“进窄门”的人,都是摸着石头趟过河流的人,都是与困难恋爱的人。民办学校的办学人也一样。
创业者和就业者之间的区别到底在哪里?台湾鸿海集团总裁郭台铭和员工的一次对话实在太精辟了。
有一次郭台铭在自己的工厂视察时,有员工问:为什么累死的是我,收益的却是你?
他的回答满是金句,让人震憾。他说:我们之间有三个差别——
第一,30年前我创建公司,是赌上全部家当,不成功便成仁。而你寄出履历表后就来我们公司上班,而且不开心时随时可以走人。我们的差别在:创业与就业。
第二,我根据市场不断创新,到处对接资源。而你却只是选择做你份内的工作,还时不时闹情绪。我们之间的差别在:选择与被选择。
第三,我24小时都在思考公司如何发展,如何创造利润。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着公司所有人的收入和未来。而你只要想什么时候能休息,加班有没有补助,哪些对你不公平。我们之间的差别在:责任的轻重。
不知道这次对话是否有演绎的成分,但是,搞明白这三个差别,作为校长和老师就不会纠结自己的现状,就不会陷入到抱怨的深井。校长和教师都要思考,尽然选择了同船共渡,是否能和学校一起成长,是否能成为学校里不可替代的那个人。
有时候,换位思考一下,或者体会一下办学者的不易,你就会释然很多。什么叫成熟?成熟就是你学会了随时随地进行换位思考,学会了设身处地理解他人,为他人着想。
办学人和校长之间精诚合作的案例中,民国时期南开系列学校的创办人和校长张伯苓两个人堪称典范。
我把张伯苓先生领导的南开系列学校,看作中国私立教育的骄傲和灯塔。一直秉持抗日爱国精神的“南开”,当年是日本攻占天津后第一个被炸毁的地方。时任国家元首蒋介石闻之表态:“南开为中国而牺牲,有中国即有南开!”接下来在长达8年的流亡中,与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一样,南开弦歌未断,是坚持以长期抗战为信念不断辗转重建的学校。《巨流河》的作者齐邦媛曾在重庆南开中学度过了6年的读书生涯。她说,南开中学在抗战最艰苦的8年中,教育了数万青年,他们每个人几乎都是张伯苓精神的延伸。
南开的这种办学精神在今天需要被再认识、再阐释、再弘扬。今天的民办教育有规模、有大楼、不差钱,但大而不强,大而不优,大而不特,大而无“神”——张伯苓精神的神!
张伯苓其实就是被严范孙聘用的一位“职业校长”,但张伯苓又是与严范孙一起创校、一起奔走化缘、一起扛起风险的校长。如果说今天的办学人都需要向严范孙学习的话,那么,今天民办学校的校长也都应该向张伯苓学习。
两人是中国私立教育史上的“黄金搭档”,那个年代,战争将他们推到了的“生死存亡”的边缘,而责任与使命却将他们绑在一起,不离不弃,竟然使南开在整个国家“南渡”旅程中开出了美丽的教育之花。
可试读34%